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7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:整体不及预期 信贷拖累较多

来源:和讯国泰君安张宇/郭昶皓    时间:2023-08-13 10:02:01


(资料图片)

本报告导读:
7 月社融和信贷不及预期。对公端未能延续此前强势,零售端是最大拖累因素。核心原因在于信贷靠前发力以及小月波动较大,无需对后续走势过度悲观。
摘要:
7月社融和信贷不及市场预期。7 月社融新增5282 亿元,同比少增2279 亿元;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 亿元,同比少增3331 亿元。从社融表现来看,一方面2022 年同期基数并不高,2022 年相对2021 年社融、信贷均同比少增;另一方面,2023 年7 月社融同比少增的部分全部来自于表内信贷,说明7 月银行信贷投放的变化是最大影响因素。
信贷结构方面,对公端未能延续此前的强势。其中,中长贷同比少增747 亿元,短贷+票据同比多增222 亿元。本月也是自2022 年8 月后,中长贷首次出现同比少增。我们认为核心的原因在于2023 年信贷投放靠前发力。2023 上半年,对公中长贷共增长了9.71 万亿元,同比多增3.49 万亿元,对公贷款的投放进度明显快于往年,导致下半年的信贷投放略显疲态。零售端表现一般,其中中长贷同比少增2158 亿元,短贷同比少增1066 亿元。零售贷款是拖累7 月信贷和社融的最大项目,我们认为原因仍然是中长期的。一方面,消费、投资等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回暖,居民借贷意愿有限;另一方面,提前还贷潮处于较高水平,导致零售贷款余额净减少。不过,考虑到6 月居民贷款表现较为亮眼,以及7 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,我们倾向于认为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尚在修复中,单月数据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。
7 月M2 增速为10.7%,环比下行0.6pc。M1 增速为2.3%,环比下行0.8pc,整体的流动性和货币活化水平均有所下降。从结构上看,本月居民、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多减4713 亿元和4900 亿元,是M1、M2增速下行的直接原因。这可能说明,相较2022 年同期,居民和企业的支出意愿仍然是在恢复的。
展望下一阶段,我们认为:①7 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,兼有信贷靠前发力以及小月波动较大的影响,单月参考意义较为有限,还需要看整个三季度的信贷投放情况;②考虑到宏观刺激政策已经在途,如果能提振需求,则无需对后续的社融和信贷走势过度悲观。③当前银行板块已基本消化了社融信贷波动产生的悲观预期。在宏观刺激政策预期升温和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催化下,继续看多银行板块。个股方面,重点推荐“苏浙汇”(江苏银行、浙商银行)。此外,也推荐前期受地产和城投压制最明显的强β品种:成都银行、宁波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平安银行和苏州银行。
风险提示:政策落地效果低于预期;经济复苏进度低于预期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 (责任编辑:王丹 )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