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黔西南州:“加油”推进康养文旅产业发展 天天最新

来源:来源:当代先锋网    时间:2023-05-16 19:01:57

“想要建立对黔西南在中国版图上的直观印象,记住‘三省结合部,万峰成林处’十字足矣。”日前,在2023健康中国发展大会·贵州主题会议“特色康养产业投资与发展论坛”上,黔西南州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邓麟宇的主旨演讲让人们对黔西南州有了更多的认识。

论坛现场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前,黔西南正紧紧围绕“康养胜地、人文兴义”城市定位,在“旅游+”多产业融合发展中,黔西南形成了观光旅游、休闲度假、健康养生旅游并重,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。并且正全力推动康养、文旅产业加快发展,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。

邓麟宇说,推进康养文旅产业发展,黔西南州有特别的“三文”——

“天文”条件得天独厚——黔西南州地处北纬25°是全球黄金气候生态带,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雨热同季、无霜期长,拥有“春早花期长、夏凉宜避暑、秋爽云天高、冬暖树常绿”的四季康养气候资源特点。

“地文”资源独树一帜——黔西南州被誉为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,喀斯地貌特征明显、发育完全,境内奇峰、飞瀑、峡谷、河流、湖泊、云海、温泉、溶洞、天坑、地漏交相辉映,处处成景,具有较高的科考价值和独特的观赏价值。全州森林总面积1542万亩,草地面积66.63万亩,森林覆盖率61.17%,拥有植物3913余种(其中,兜兰、银杏、桫椤等珍稀植物有300多种)。

“人文”历史源远厚重——黔西南州是“贵州龙之乡”,拥有距今约2.4亿年的“贵州龙”化石,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发现海洋性动物和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地方;另有兴义猫猫洞、张口洞和安龙观音洞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遗址41处,数量位居全省第一;还有“夜郎文化遗址”,全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项20处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0项128处。黔西南州全域属左右江革命老区,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南7县(市)66个乡(镇),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。同时,笔山书院闻名遐迩。

演讲中,邓麟宇特意分享了“加油”一词的来源:清道光、咸丰年间,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张锳担任兴义府知府,连续14年,每到午夜交更时分,他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。如果见哪户人家有人在挑灯夜读,便去帮他添一勺灯油,而且在他们临走之前就说:“府台大人给先生添油”,这就是“加油”一词的由来。

“‘加油’文化正是最具黔西南特质的精神力量。”邓麟宇说,黔西南州不仅有天文、地文、人文,而且山川秀美、景色迷人、旅游资源层次丰富、组合良好,食药资源优质富集,交通条件便捷可及。

邓麟宇发表演讲

“十三五”以来,黔西南认真落实中央、省委关于发展大健康产业部署要求,依托黔西南特有资源优势,持续推进康养产业、康养事业、康养赛事加快发展。康养+旅游、康养+体育、康养+农业等业态逐步兴起,一批大健康企业和特色健康产品不断发展壮大。医疗机构、医疗设施、医疗能力不断提升。同时,当地非医疗保健机构不断发展壮大,民间中医药疗法,包括针灸、药浴、足疗、推拿、磁疗等理疗康复业态不断发展,重康养、治未病的氛围不断形成。

目前,黔西南州医养结合机构有6个,已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6个,省级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试点24个,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10个,安宁疗护试点2个;兴义市已创建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,正在积极开展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。

“黔西南州医养产业虽然起步晚,但是空间大、势头足。”邓麟宇说,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黔西南正紧扣时代脉搏,全力打造国际高端医养结合康养产业示范区,形成集养老、医疗、旅游、金融、保险、地产、互联网等一体的系统性产业链,形成全方位、一站式、高品质康养服务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鸣丹

二审杨国军

三审黄锐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